关于电脑软件基础知识有哪些

发表时间:2016-04-27  投稿人:万硕   部门:        编辑:    点击量:6984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一:

  软件分为几类,我们一起了解下:

  1.硬件驱动程序

  光有硬件,电脑是并不能工作的。必须要有能驱使硬件工作的软件才能让硬件工作,这种软件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驱动程序。

  任何电脑硬件都必须要有对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驱动程序是电脑软件之中最基本的软件,也是保障电脑顺利工作的基础。

  从WINOWS98以后的操作系统中,都收集了很多常见设备的驱动程序。比如USB鼠标,显卡等。不过有些设备必须单独装对应的驱动。各个驱动程序之间极有可能产生不兼容的情况。驱动版本也不是越新越好,稳定最重要。

  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大家听的最多的一种软件,它为电脑中其他应用程序提供的操作平台,就像我们吃饭的桌子一样,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操作的平台。

  目前最常见的系统为WINDOWS XP ,WIN7 ,LINUX,其中WIN7将逐渐变成主流。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就是我们日常用到的软件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生活中的很多工作,也就是真正体现电脑用途的东西。如办公软件OFFICE.

  电脑发展到现在,应用软件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几乎在能用到电脑工作的地方,都能对应一种以上的应用软件。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二:

  电脑软件,是人们为了告诉电脑要做什么事而编写的,电脑能够理解的一串指令,有时也叫代码、程序。

  根据功能的不同,电脑软件可以粗略地分成四个层次。最贴近电脑硬件的是一些小巧的软件。它们实现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通常“固化”在只读存储器芯片中,因此称为 固件 。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软件等。系统软件和硬件一起提供一个“平台”。它们管理和优化电脑硬件资源的使用。常见的 中间件 包括数据库和万维网服务器等,它们在应用软件和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桥梁。 应用软件 种类最多,包括办公软件、电子商务软件、通信软件、行业软件,游戏软件等等。

  电脑软件都是用各种电脑语言(也叫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最底层的叫 机器语言 ,它由一些 0 和 1 组成,可以被某种电脑直接理解,但人就很难理解。上面一层叫 汇编语言 ,它只能由某种电脑的汇编器软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人能够勉强理解汇编语言。人常用的语言是更上一层的 高级语言 ,比如 C, Java, Fortran, BASIC 。这些语言编写的程序一般都能在多种电脑上运行,但必须先由一个叫作 编译器 或者是 解释器 的软件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特定的机器语言程序。编写电脑软件的人员叫程序设计员、程序员、编程人员。他们当中的高手有时也自称为 黑客 。

  由于机器语言程序是由一些0和1组成的,它又被称为二进制代码。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也被称为源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来讲,编程人员必须要有源码才能理解和修改一个程序。很多软件厂家只出售二进制代码。近年来,国际上开始流行一种趋势,4.1 软件的概念与分类

  软件概念: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计算机程序: 为了告诉计算机做些什么,按什么方法、步骤去做,人们必须把有关的处理步骤告诉计算机。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操作表示的处理步骤称为程序。我国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程序的概念给出了更为精确的描述:“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动地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这就是说,程序要有目的性和可执行性。程序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是机器能够直接执行的代码化的指令序列,也可以是机器虽然不能直接执行但是可以转化为机器可以直接执行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符号化语句序列。

  文档:是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例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文档不同于程序,程序是为了装入机器以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动作,实现某种过程,得到某种结果而编制的;而文档是供有关人员阅读的,通过文档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程序的功能、结构、运行环境、使用方法,更方便人们使用软件、维护软件。因此在软件概念中,程序和文档是一个软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计算机软件发展初期,人们对文档并不重视。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特别是从大型复杂程序的编写、使用、维护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文档的重要性。在软件自动生成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虽然程序和文档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起来,但从本质上看并没有降低文档在软件中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软件已经商品化的今天,计算机的使用人员甚至更关心的是软件的文档,它像是商品的“说明书”,用户读懂了说明书,就可以了解一项软件能够做些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运行和怎样使用、操作它,而无须了解有关的程序。在计算机发展初期,如果说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就必须先学会编写程序还有一定道理的话,在软件已经商品化的今天,就不一定完全正确。

  从第一台计算机上第一个程序出现到现在,计算机软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从应用的观点看,软件可以分为三类,即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见图4-1。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软件。它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其它软件一般都通过系统软件发挥作用的。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以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力,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典型代表。

  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支持其它软件的编制和维护的软件。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软件的编制和维护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已远远超过硬件。从提高软件的生产率,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易于维护来看,支撑软件在软件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广义地讲,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支撑软件,或者把支撑软件看作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支持大型软件开发而在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软件支撑环境已和原来意义下的系统软件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包括环境数据库和各种工具,例如测试工具、编辑工具、项目管理工具、数据流图编辑器、语言转换工具、界面生成工具等。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计算机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而开发的专用软件。例如各种管理信息系统、飞机订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AD系统等等。应用软件包括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可以这样说,哪里有计算机应用,哪

  即将软件的源码公开,供全世界的编程人员共享。这叫“开放源码运动”。哪里就有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不同于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合理地组织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效率,便于用户使用、管理为目的;而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和它所提供的系统软件,为解决自身的、特定的实际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和文档。

  在应用软件发展初期,应用软件主要是由用户自己各自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随着应用程序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应用程序认识的深入,一些人组织起来把具有一定功能、满足某类应用要求,可以解决某类应用领域中各种典型问题的应用程序,经过标准化、模块化之后,组合在一起,构成某种应用软件包。应用软件包的出现不只是减少了在编制应用软件中的重复性工作,而且一般都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有着很好的用户界面,只要它所提供的功能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用户无须再自己动手编写程序,而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后面介绍的excel就是这种软件包的典型代表。而在数据管理中形成的有关数据管理的软件已经从一般的应用软件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人们已不把它当成一般的应用软件,而是视作一种新的系统软件。

  应当指出,软件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交叉和变化的。例如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之间就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习惯上也把软件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

  为了告诉计算机应当做什么和如何做,必须把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操作表示出来,也就是说要编制程序。这种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所使用的语言称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是人工设计的语言,它的好坏不只关系到书写程序是否方便,而且影响到程序的质量。

  程序设计语言按语言级别有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之分。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类。

  低级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机器基本指令的集合、是计算机硬件唯一可以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每条指令都是0和1的代码串,指令代码包括操作码与地址码,且不同计算机其机器语言不同,难阅读,难修改。

  2. 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其特点是与特定的机器有关,工作效率高,但与人们思考问题和描述问题的方法相距太远,使用繁琐、费时,易出差错,对使用者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内部细节,非专业的普通用户很难使用。

  汇编语言是为了解决机器语言难于理解和记忆,用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名称和符号表示的机器指令。汇编语言虽比机器语言直观,但基本上还是一条指令对应一种基本操作,对同一问题编写的程序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上仍然是互不通用。

  3.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人们为了解决低级语言的不足而设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是由一些接近于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语句组成。因此,更接近于要解决的问题的表示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机器无关,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接近于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易学、易用、易维护。但是由于机器硬件不能直接识别高级语言中的语句,因此必须经过“翻译程序”,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才能执行。一般说来用它的编程效率高,执行速度没有低级语言高。

  高级语言的设计是很复杂的。因为它必须满足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方面它要满足程序设计人员的需要,用它可以方便自然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构造出高效率的翻译程序,能够把语言中的所有内容翻译成高效的机器指令。从5

  0年代中期第一个实用的高级语言诞生以来,人们曾设计出几百种高级语言,但今天实际使用的通用高级语言也不过数十种。下面主要介绍几个目前最常用的高级语言。

  (1) FORTRAN语言:它是使用最早的高级语言。从50年代中期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实践检验,广泛用于科学计算程序的编制。

  (2)COBOL语言: 它创始于50年代末期,使用了十分接近于自然语言英语的语句,很容易理解,在事务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BASIC语言:六十年代初为适应分时系统而研制的一种交互式语言。由于它简单易懂,具有交互功能,成为微机上配置最广泛的高级语言。

  (4) PASCAL语言:1970年研制成功,是第一个系统地体现了结构程序设计概念的高级语言。其最初目标是用作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工具,近年来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软件开发中也得到了应用。

  (5) C语言:于1973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由于它表达简捷,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完备,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移植力强,编译质量高,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6)ADA语言:是美国国防部直接领导下于1975年开始开发的一种现代模块化语言,便于实现嵌入式应用,已为许多国家选定为军用标准语言。

  (7) PROLOG语言:它是1972年诞生于法国,后来在英国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一种逻辑程序设计语言,广泛使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面向对象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像Smalltalk,C++,Java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Visual Basic,Visual C++,Delphi等开发环境。

  语言处理程序

  对于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要经过编辑处理、语言处理、装配连接处理后,才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

  编辑处理是指计算机通过编辑程序将人们编写的源程序送入计算机。编辑程序可以使用户方便地修改源程序,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语言处理程序是把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程序转换为与之等价的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程序的程序。

  在计算机软件中经常用到的语言处理程序是把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被翻译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或源代码,经过翻译程序“翻译”出来的结果

  解释方式: 解释途径是按照源程序中语句的执行顺序,逐句翻译并立即予以执行。即由事先放入计算机中的解释程序对高级语言源程序逐条语句翻译成机器指令,翻译一句执行一句,直到程序全部翻译执行完。解释方法类似于不同语言的口译工作。翻译员(解释程序)拿着外文版的说明书(源程序)在车间现场对操作员作现场指导。对说明书上的语句,翻译员逐条译给操作员听;操作员根据听到的话(他能懂的语言)进行操作。翻译员每翻译一句,操作员就执行该句规定的操作。翻译员翻译完全部说明书,操作员也执行完所需全部操作。由于未保留翻译的结果,若需再次操作,仍要由翻译员翻译,操作员操作。

  高级语言源程序

  机器指令目标程序

  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

  (编译)

  (执行)

  编译方式:先由翻译程序把源程序静态地翻译成为目标程序,然后再由计算机执行目标程序。这种实现途径可以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前一阶段称为生成阶段;后一阶段称为运行阶段。采用这种途径实现的翻译程序,如果源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目标语言是某一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则这种翻译程序特称为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是计算机的汇编语言,目标语言是相应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则这种翻译程序特称为汇编程序。

  编译方式类似于不同语言的笔译工作。例如,某国发表了某个剧本(源程序),我们计划在国内上演。首先须由懂得该国语言的翻译(编译程序)把该剧本笔译成中文本(目的程序)。翻译工作结束,得到了中文本后,才能交给演出单位(计算机)去演(执行)这个中文本(目的程序)。在后面的演出(执行)阶段,并不需要原来的外文剧本(源程序),也不需要翻译(编译程序)。

  正像只懂中文的人与只懂英语的人交谈需要英语翻译,要与只懂日语的人交谈就需要日语翻译一样,对不同的高级语言也需要不同的翻译程序。如果使用BASIC语言,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装有BASIC语言的解释程序或编译程序;如果使用C语言,就需要在机器内装有C编译程序。如果机器内没有装上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计算机是决不能够理解用相应语言编写的程序的。相比较,在同样一篇外文文章情况下,逐句翻译比整篇翻译的效率低,但一种语言的翻译程序类型不是由使用者来决定,而是由系统软件的生产者决定的。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计算机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复杂系统:它有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各种各样的输入输出设备,通常称为硬件资源;它可能有多个用户同时运行他们各自的程序,共享着大量数据,通常称为软件资源。如果没有一个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软件,计算机不可能协调一致、高效率地完成用户交给它的任务。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是为了合理、方便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而对其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它是系统软件中最基本的一种软件,也是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的一种软件。4.3.1 操作系统功能

  操作系统五大管理功能,即作业管理、存储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和处理机管理。这些管理工作是由一套规模庞大复杂的程序来完成的。

  作业管理解决的是允许谁来使用计算机和怎样使用计算机的问题。在操作系统中,把用户请求计算机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称为一个作业。当有多个用户同时要求使用计算机时,允许哪些作业进入,不允许哪些进入,对于已经进入的作业应当怎样安排它的执行顺序,这些都是作业管理的任务。

  存储管理解决的是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的问题。计算机要运行程序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存空间。当多个程序都在运行时,如何分配内存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内存空间为多个程序服务;当内存不够用时,如何利用外存将暂时用不到的程序和数据“滚出”到外存上去,而将急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滚入”到内存中来,这些都是存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管理解决的是如何管理好存储在磁盘、磁带等外存上的数据。由于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量很大而内存十分有限,绝大部分数据都是保存在外存上。如果要用户自己去管理就要了解如何将数据存放到外存的物理细节,编写大量程序。在多个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各个用户的信息在外存上存放的位置不会发生冲突,又要防止对外存空间占而不用;既要保证任一用户的信息不会被其他用户窃取、破坏,又要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多个用户共享,这些都是要靠信息管理解决的。信息管理有时也称为文件管理,是因为在操作系统中通常是以“文件”作为管理的单位。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文件不同,在操作系统中,文件是存储在外存上的信息的集合,它可以是源程序、目标程序、一组命令、图形、图像或其它数据。

  设备管理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等各种设备的分配、回收、调度和控制,以及输入输出等操作。

  处理机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将CPU分配给各个程序,使 各个程序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运行安排。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一组程序;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面。用户看到的是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一组操作命令,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命令来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因而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命令就成为学会使用计算机的第一步。

  操作系统基本类型

  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类,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在这种操作系统环境下,用户要把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一次提交给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在处理过程中与外部不再交互。分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使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互不干扰地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交互进行操作,就好像他自己独占了该台计算机一样。实时操作系统则要求系统能够对输入计算机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响应,一般说这个时间是很短的,如果不能响应其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则是把网络中各台计算机配置的各自的操作系统有机地联合起来,提供网络内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和网络资源共享。而在微型机上使用的单用户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一次只能支持运行一个用户程序,独占系统全部资源;多用户操作系统则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分时使用。

  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是在操作系统统一管理、控制下运行的,因而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操作系统的质量及运行效率有很大关系;从应用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质量及运行效率甚至比硬件更为重要。在应用中选择怎样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的要求有很大关系。当前使用比较多的操作系统有UNIX、Linux,MS—DOS 和Windows操作系统。

  UNIX是1969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推出的一种多用户操作系统,它可运行在不同厂商制造的各种型号的微型机或大型机上。MS—DOS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MVS是运行在 IBM大中型计算机上的一个操作系统,可支持400个用户同时使用。 Windows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具有多窗口和图形化界面的系统。

  字处理、表处理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

  高级语言的出现打破了编写程序的神秘性,使程序设计成为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工作。操作系统的使用,使得一般人都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系统。但是编写程序仍然是一种十分费力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取的一条途径是对各个领域进行领域分析,尽可能地开发出一些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块”,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用这些“软件块”构成适合需要的应用系统。另一种途径是开发解决某类典型问题的软件包,用户只要选择得当,无须编程就可以直接使用。本节所要介绍的数据库管理、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都具有软件包的性质。

  字处理软件

  在现代社会中,文字处理工作越来越多。教师编写教材,记者、作家编写新闻、书稿,企事业单位办公人员起草文件、签定合同协议,都离不开文字处理。字处理软件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工作而编制的软件。它像数据管理软件一样,从内部看虽然比较复杂,是一组组程序,但对用户来说,它提供的是一组使用简单方便的命令。

  在文字处理软件中,屏幕相当于传统文书工作中的稿纸,屏幕上的光标指示了当前要操作的文字的位置,键盘相当于起草文稿使用的笔。因而要用好字处理软件首先应习惯于键盘与屏幕的协同动作,练习好键盘的输入方法,为使用字处理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字处理软件,一般应具有下列功能:

  ·根据所用纸张尺寸,安排每页行数和每行字数,并能调整左、右页边空白;

  ·自动编排页号;

  ·规定文本行间距离;

  ·编辑文件;

  ·打印文本前,在屏幕上显示文本最后布局格式;

  ·从磁盘文件或数据库中调入一些标准段落,插入正在编辑的文本。

  目前流行的字处理软件有WPS,PE,word等,我们将在第3篇介绍word的使用。

  表处理软件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或教学、科研机构,经常会遇到编制各种会计或统计报表,对数据进行一些加工分析。这类工作往往繁琐费时。表处理软件是为了减轻这些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编制的辅助进行这类工作的软件。使用电子表处理软件时,人们只需准备好数据,根据制表要求,正确选择电子表处理软件提供的命令,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制表工作。

  表处理软件也称做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它不只是在功能上能够完成通常人工制表工作中所包括的工作,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充分考虑了人们手工制表的习惯,将表格形式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使用户操作起来就像在纸质表格上一样方便。

  目前常用的电子表处理软件有Lotusl—2—3和excel。为了能够看到表格的各个部分,电子表处理软件设置了专门的命令,使用户可在屏幕上开设多个“窗口”,通过移动窗口来看到表格的全貌。excel除了具有通常电子表处理软件功能外,还以电子表处理为基础,增加了部分数据管理功能和图形处理功能。它与常用的单一的电子表处理软件相比,具有表格大、功能强等特点,可用于财政预算、成本估算、决算、销售计划、市场预测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我们将在第3篇介绍。

  数据库管理软件

  计算机处理的对象是数据,因而如何管理好数据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50年代中期以前没有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操作系统出现以后,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管理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对文件进行打开、读、写和关闭,但要对文件内容进行查询、修改,仍然要编写专门的程序,不能由用户直接查询、修改;文件结构的修改将导致应用程序的修改,使应用程序的维护工作量很大;文件之间没有联系,很难解决重复存储和不一致的问题;由于缺少统一管理,在数据的结构、编码、表示格式等方面也不易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60年代末提出了数据库的概念。

  不同于文件,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互有联系的数据的集合。它能为多个用户、多种应用所共享,又具有最小的冗余度;数据之间联系密切,又与应用程序没有联系,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对这样一种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控制的软件。从外部来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数据描述和操作语言,用户只须使用这些语言,就可以方便地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存储、修改、增加、删除、查找。

  数据库管理中一个重要概念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静态特征,如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约束;另一方面是可以对数据进行的操作。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是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用户要把数据存入数据库,只要按照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模型,使用相关的数据描述和操作语言就可以把数据存入数据库,而无须过问计算机是如何管理这些数据的细节;用户想要从数据库中找出有关数据,只要知道了数据模型,就可以使用有关语言查找相应的数据。
目前在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即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目前在微型机上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都是支持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其中ORACLE,SYBASE,INFORMIX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它们都用SQL作为数据描述、操作、查询的工具。Internet

  Internet是计算机和通信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着当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出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Internet中来,人们可以利用Internet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电子邮件、WWW信息查询与浏览、电子新闻、文件传输、语音与图像通信服务等功能,它对推动世界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已作为第71个国家加入Internet,1994年起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根据国务院规定,有权直接与国际Internet连接的网络有4个:中国科学院互联网(NCFC——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 Facility of China)、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中国邮电公网(ChinaNET)和金桥网(GBNET——Gold Bridge Network)。

  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它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网络技术,实际上它是在全球范围内将已有的各种网络(例如计算机网、数据通信网以及公用电话交换网等)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跨越国界范围的庞大的互联网。

  1.Internet可以说由成千上万个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称为路由器和网关)通过各种通信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网络在物理上连接起来的网络。在广大用户看来,它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单一网络。

  2.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用TCP/IP协议把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超级数据通信网

  3.从提供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内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超级资源网。凡是加入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访问所有信息资源,查询各种信息库、数据库,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

  4.从网络管理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不受政府或某个组织管理和控制的、包括成千上万互相协作的组织和网络的集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处于无政府状态中。